10月31日,在山東濟南舉行的第五屆山東省結石病大會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-ERCP規范化操作培訓班上,由山東省立三院與樂奧醫療共同研發的ERCP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刀-“凱旋刀”正式發布。
“凱旋刀”在2020年第五屆結石病大會上正式發布
“凱旋刀”由山東省消化病醫院副院長、ERCP首席專家、山東省立三院肝膽外科主任張锎教授與樂奧醫療合作主持研發,是山東省立三院“醫研企”合作項目之一。自2017年起,山東省立三院積極探索醫研企協同創新發展道路,先后與泰山學者宋弢教授團隊、樂奧醫療、諾亞創生、浪潮等十余家科研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,充分發揮綜合性三甲醫院科研創新和引領作用,在臨床研究、人才引育、學科管理、平臺建設等領域開展了深度合作,不斷推動醫院科研創新能力提升,造福廣大患者。“凱旋刀”即為“醫研企”合作項目研發成果之一。
山東省立三院、樂奧醫療“醫研企”簽約儀式
產品立項背景
十二指腸乳頭插管是ERCP手術最為基礎和重要的環節,每位患者十二指腸乳頭解剖結構各不相同,膽管軸向即有不同,而插管的核心就是保持切開刀和膽管的軸向一致。因此很多ERCP初學者對于插管這一基本操作深受困擾。一位熟練的ERCP操作者常需經過上千例手術的歷練,方能利用操控技術的提高克服各種乳頭解剖結構的困難,從而達到順利插管的目的。
在臨床實踐中,廣泛使用的切開刀大部分沒有實現精確調節,術者需要來回調節刀頭達到期望的方向,從而延長了手術時間;并且乳頭插管時瞬息萬變,術者往往因為需要來回調節刀頭,而錯過了插管的良機。
第一次產品立項會議
結合山東省立三院豐富的臨床經驗,樂奧醫療研發團隊經過進一步市場調研評估,最終正式立項,并將如何提升刀頭的旋轉性作為首要攻克目標。
“凱旋刀“問世 優勢凸顯
樂奧醫療研發團隊與山東省立三院進行了深度合作,在大量國際前沿材料學資料、寶貴臨床數據及學術文獻的研究基礎上,研發團隊設計了數套方案進行逐步驗證,2018年9月,第一個產品雛形問世。張锎教授在體驗了產品雛形后提出了改進方向,研發團隊不斷進行結構優化。研發團隊在手柄上采用帶有歸零標識調節環的人機工程學設計,這一設計使術者在調整刀頭方向時對器械有更好的掌控,在插管時可以更加專注。此外,調節環帶有歸零標識,可以在術中時刻保持安全的電切方向。
2018年12月,張锎教授使用改良后的產品進行演示和講解。在親自測試了產品后,他認為該新產品可以最大發揮ERCP手術優勢,并將其命名為 “凱旋刀”,賦予了產品可以幫助術者在ERCP中“無往不勝、凱旋而歸”的美好寓意。
相比傳統的ERCP手術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器材,“凱旋刀”具有優異的同步旋轉性能、優異的切割性能、易識別并保證安全等諸多優點。張锎教授也希望,更多的ERCP初學者通過使用該產品縮短ERCP學習周期,加快經驗積累,為中國內鏡技術的普及和發展輸送更多的年輕血液。
張锎教授介紹,精準和微創是外科手術的發展趨勢,希望通過廣大醫師同道們的共同努力,用最好的診療方式讓患者享受到最滿意的醫療服務,期待著“凱旋刀”能盡快應用于廣大臨床一線,用更精準的診療造福更多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