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,主要表現為突然跌倒、意識喪失、牙關緊閉、兩目上翻、四肢抽搐、口吐白沫。癲癇的發作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引起的,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。據我國最新流行病學顯示,其發病率高達千分之七,在我國癲癇已成為神經科僅次于頭痛的第二大常見病,因其反復發作的特點,嚴重影響身心健康,對個人、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負擔。
23歲的小楊(化名)自兩歲起就受到癲癇的困擾,發作時渾身抽搐,意識全無。成年后的小楊智力發育明顯落后,生活不能自理。為了給小楊治病,家人東奔西走,四處求醫問診,服藥也是斷斷續續、經常替換,導致病情控制不佳,每兩個月左右,小楊就出現1次四肢抽動的癥狀。
春節過后,家人發現小楊頻繁出現愣神、左側面部和肢體抽搐的情況。3月初的一天,小楊癲癇再次發作,與以往不同的是,這次抽搐得更加嚴重,而且持續沒有好轉的跡象,家人急忙將其送至山東省立三院急診醫學科。
因患者病情危急,急診醫學科立即啟動神經內科、重癥醫學科、腦科中心癲癇組緊急會診,并積極給予氣管插管、呼吸機輔助呼吸、抗癲癇、鎮靜等綜合治療,經過及時搶救,小楊病情慢慢趨于平穩。
多學科強強聯合
為難治性癲癇患者打造診治“最優解”

為了幫助年輕小伙擺脫20多年的頑疾困擾,我院腦科中心癲癇組積極開展多學科專家團隊聯合查房,由神經外科主任、首席專家張榮偉教授,神經內科主任趙修敏教授,卒中中心副主任朱百科教授,神經特檢科主任傅勇教授等組成的專家組,圍繞患者病情和手術可能性進行了深入分析討論。
專家組對患者的影像和電生理檢查進行了細致分析,并結合國內先進的顱腦磁共振癲癇序列、視頻腦電圖檢查結果,展開深入探討,抽絲剝繭,考慮診斷為“全面強直——陣攣發作、局灶性發作、陣攣發作”多種發作形式,已屬于極為難治性癲癇。
為此,專家組結合患者的復雜病情,制定了個體化、階段性的精準治療方案。一方面,在規范藥物治療的基礎上,積極開展心理治療,定期隨診;另一方面,為患者進行規范的術前評估,為必要時進行PET-MRI、顱內電極植入手術做好充足準備。
神經外科主任、首席專家張榮偉教授表示,癲癇患者可謂“一人一方”,每位患者都需要針對具體病情進行詳細評估后,再確定治療方式,尤其是難治性癲癇患者,病情復雜,單一的治療方式無法有效控制癥狀,而多學科聯合評估,能夠讓不同專業醫生發揮自己的學科專長,集思廣益,為患者提供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腦科中心癲癇組多學科聯合會診,開啟了醫患共同受益的“診療新模式”,能為廣大癲癇患者提供更精準的個體化診治,避免了患者東奔西跑,反復就診、重復檢查,能讓患者在治療上少走彎路,更加規范,一站式解決診療難題。腦科中心也將緊跟國內外癲癇診療發展趨勢,努力培養治療癲癇的高端專業人才,竭誠為廣大癲癇患者提供國家級一流診療服務,為山東省抗癲癇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就診咨詢電話:0531-81656201,18678301617